声声慢(中吴感旧)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0:16诗人:张炎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声声慢 |  18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
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
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
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
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
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
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声声慢(中吴感旧)》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
休登故苑荒台。
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
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
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
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
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
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中吴感旧)》以忧愁怀旧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以整理帽子、借柳枝作为开篇,描绘了一种寂寥凄凉的氛围。接着,他提到不再登上荒凉的故苑台,游历的地方已经被苔藓覆盖了一半,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荏苒。

诗中提到的白鸥旧盟未冷、寒沙、愁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思念和对离散的痛苦。诗人叹息并询问西门为何洒泪,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

诗中提到的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对逝去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的结尾,诗人通过一点归心,分付布袜和青鞋,表达了他对友谊和情感的托付,希望能够相伴到老。然而,他同时也感慨人心难测,不知道对方是否怀有同样的情怀。

最后两句“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展现了诗人的忧思之情。他长久地凝望着,海棠花开了,燕子依然归来,但是时光已经不再回头,过去的情景也难以重现。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友谊的珍惜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苦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eng-sheng-man-zhong-wu-gan-jiufe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