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堂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3:22:59诗人:董嗣杲 |  朝代: 宋代 |  10

絮花挼雪小桥寒,浑是苏堤柳下看。
愁去不知春袖湿,晚风吹雨入阑干。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生意堂三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诗词以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冬日的寒冷和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絮花挼雪小桥寒"暗示着冬天的景象,桥上的小径被细雪覆盖,柳枝上挂着凝结的絮花,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描写揭示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心中的寂寞和冷清。

"浑是苏堤柳下看"表达了诗人对苏堤柳岸景色的追忆。苏堤是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柳树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之一。诗人在回忆中仿佛置身于苏堤柳岸,细细观赏着柳树的景色,感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

"愁去不知春袖湿,晚风吹雨入阑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的愁绪在春天离去后仍然存在,他不知道春天的袖子是否湿润,暗示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晚风吹来的雨水打在门阑上,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整首诗词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写和对苏堤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伤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冬日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eng-yi-tang-san-shoumw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