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笙》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笙的美妙声音以及与自然景色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寻和对自然之声的赞美。
中文译文:
董双成一妙,
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
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
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
巫山空夕阳。
诗意:
诗人以笙为题材,通过描绘笙的音韵悠长、清亮悦耳的声音,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憧憬。诗中还融入了自然景色,如清晨的露水、远处传来的鹤鸣,以及夕阳映照下的巫山。这些景象与笙的声音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优美、神秘的意境。
赏析:
诗中的笙被描绘为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乐器,其声音在风中飘荡,如同黄竹丛中吹奏的笙声一般。清晨的露水和远处传来的鹤鸣与笙声相呼应,增添了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而巫山夕阳的映照,则与笙的声音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宏伟、神秘的画面。
整首诗借由对笙声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推崇。通过将音乐和自然相结合,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神秘、超然的意境,使诗歌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诗意的韵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eng8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