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虫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12:04诗人:舒岳祥 |  朝代: 宋代 |  21

虫有捣米叔,善跳如舂谷。
偶与屋上尘。
堕地岂好触。
儿童仰置之,反弓奋腰腹。
欲行复遭抑,屡作不能伏。
非汝懒於舂,其力有不足。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十虫吟》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意蕴含深远,描绘了一幅关于虫子的生动画面,以及其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词中的虫子被形容为捣米叔,它们擅长跳跃,就像舂谷时的动作一样。作者在偶然间看到这些虫子落在屋顶的尘土上,他觉得它们从高处坠落到地面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们可能会受到伤害。然而,当儿童们仰望着虫子在空中跳跃时,他们却充满好奇,把虫子当作反弓一样弯曲身体,想要去触摸它们。尽管这些虫子受到了抑制,但它们依然再次尝试跳跃,却屡次受挫。这并不是因为虫子不愿意跳跃,而是因为它们的力量有限,无法克服抑制。

这首诗通过描绘虫子的跳跃行为,暗喻了人类在追求心之所向时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和障碍。诗中的虫子代表了人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而儿童则象征了幼稚和天真的态度。作者通过虫子和儿童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人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又带有对坚持不懈努力的赞美。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类奋斗精神的思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感悟和洞察力,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chong-yinmy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