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奉教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1:04:56诗人:李峤 |  朝代: 唐代 |  10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十二月奉教作》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冬天末尾、农历十二月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诗意表达了一种岁末的寂寥和冷静的心境。诗人用凝冻的池塘、霜冻的庭院来描绘严寒的冬天,表达了一种厌倦岁月流逝的情绪。诗中的玉烛年指的是一年的时间已经逝去,而铜史漏指的是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暗示时间的流逝。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则形容了严寒的冬夜。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则描绘了深冬中花木仍然存活并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望。尽管岁月的流逝不可阻挡,但诗人仍然决定正视并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在冬天末尽享春光。这种对时间的认知和情感态度是他积极、向上的,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希望的不灭追求。整首诗写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er-yue-feng-jiao-zuo9i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