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01:35:46诗人:冯有经 |  朝代: 明代 |  10

小西方境隔层台,半岭何年一藏开。
舍利涌光文字住,香林施净帝天来。
山名白带知幽爽,洞作烧痕试劫灰。
更上高峰最高处,风雷竟日为鸣哀。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石经洞》是明代诗人冯有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西方境隔层台,
半岭何年一藏开。
舍利涌光文字住,
香林施净帝天来。
山名白带知幽爽,
洞作烧痕试劫灰。
更上高峰最高处,
风雷竟日为鸣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洞穴——石经洞。诗人通过描写洞穴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洞穴中的舍利发出光芒,文字佛经在其中闪烁,洞穴周围的香林使得这个地方显得神圣而纯净。山的名字叫作白带山,它知道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地方。洞穴内部有火烧的痕迹,似乎是经历了一次劫灾。诗人渴望攀登高峰,到达最高处,但是高峰上风雷不停地响着,给人以哀愁之感。

赏析:
《石经洞》以简洁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洞穴景观,展示了冯有经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舍利、文字、香林等,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宗教和神秘的氛围。洞穴被描绘成一个净土,舍利和文字的存在给人以超越尘世的感觉,香林更增添了一种神圣和纯净的色彩。山名白带的描写使得整个景观显得幽静而美好。然而,洞穴内部的烧痕和高峰上风雷的鸣哀,给人以一种劫难和无常的感受,暗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确定性。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以及洞穴内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问。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的结构,每句四个字,句与句之间通过平仄押韵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整首诗词音韵和谐。诗中运用了对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jing-dong.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夜合花(洞天)
史浩
三岛烟霞,十洲风月,四明古号仙乡。萦纡雉堞,中涵一片湖光。绕岸异卉奇芳。跨虹桥、隐映垂杨。玉楼珠阁,冰帘卷起,无限红妆。龙舟两两飞扬。见飘翻绣旗,歌杂笙簧。清尊满泛,休辞饮到斜阳。直须画蜡荧煌。况夜深、不阻城隍。且拚沈醉,归途便教,彻晓何妨。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云蒸雾集
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