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绮丽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3:51诗人:司空图 |  朝代: 唐代 |  14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登咸通十年进士第,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卒,年七十二(据两《唐书》本传)。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品二十四则·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译文:

富贵虽然神奇,但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来说,已经不再像黄金一样珍贵。
浓烈到了极致就会枯竭,而浅淡的美却可以反复深远。
山上的青草沾了露水,红红的杏花开在树林中。
明亮的月光照在华丽的房屋上,画桥在碧绿的阴影下。
金酒满满,与客人共同弹奏琴音。
这些美好的事物取之自足,是一种卓越的美丽存在。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诗人在诗中把富贵和黄金相比,认为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来说,富贵已经不再具有神奇的意义,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而对于浓烈的事物来说,往往会达到极致后枯竭,而浅淡的美却可以反复深远。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例,描绘了山上的青草沾露、红杏开花,以及月光照在华丽房屋上、画桥下的景象,展示了浅淡之美所带来的持久和回味之情。最后,诗人通过金酒满满与客人共同弹奏琴音的场景,表达了取之自足、全然满足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卓越美丽所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和生活态度的领悟,对于浓淡之美、富贵之价值的思考,让人产生共鸣。诗词以意象的方式刻画出诗人的审美观念,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财富的价值观,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pin-er-shi-si-zebjc.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