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时平后春日思归》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乡思归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一位曾经官居一尉的人,又回到布衣的生活中。他平和的日子过得很安静,但思念故园却不断涌上心头。他在异乡看到了柳树已是绿了,仿佛在催促南方的客人归乡;同时又感叹春水中桃花正在绽放,期待北方的人们归来。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位曾经官居一尉的人,何时曾有布衣的体验,
现在时平,却回忆起曾卧在柴门前的日子。
故园的柳树绿意催促着南方的客人归乡,
春水中的桃花等待着北方的归人。
这首诗通过对离乡思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时平的日子里,诗人回忆起自己从前的官职生涯,但心绪随之转向了思乡之情。他看到异乡的柳树已经发了绿,仿佛在催促着南方的游子们早日归去。同时,他也意识到北方的春水中桃花正在盛开,期待着北方的人们归来。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对归家的期盼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整首诗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故乡、家乡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使读者可以共鸣其中,感受到离乡思归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