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晚息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0:51诗人:王勃 |  朝代: 唐代 |  25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鬬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州参军。坐事,復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始平晚息》是唐代王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观阙长安近,
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
无处是乡家。

诗意表达了作者在远行途中观望长安城墙,表示他已经接近了都城,但是他所经过的道路很长,像是负债一样。作者每天早出晚归,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都不再有家的感觉,无论在哪里都无法感受到乡家的温暖。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游子思乡的情感,抒发了他在异地漂泊过程中的无奈和孤独。通过描绘长安城墙和蜀路,正像让人们想到人生道路的长与短,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

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用具象的景物描绘了作者心情,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流离失所的无助感。同时,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异乡生活的痛苦和孤独感。

《始平晚息》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苦闷和孤独,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触动了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ping-wan-xipr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