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谒按察疏斋赐贱号二大字赋诗以谢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6:23:00诗人:杨公远 |  朝代: 宋代 |  15

幸披云雾睹青天,尽道山人有宿缘。
得坐春风才半日,胜居尘世已千年。
槎枯许到银河畔,葭老容依玉树边。
两字光芒关不住,私心犹敢觅新篇。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作品评述

《诗谒按察疏斋赐贱号二大字赋诗以谢》是宋代杨公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遇到的美景和对尘世的超脱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词通过展现诗人登上山顶,穿过云雾,俯瞰广阔的天空,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说道“幸披云雾睹青天”,这句话充满了喜悦和庆幸之情,诗人似乎在强调自己的幸运和荣耀。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山人有宿缘”,这暗示着诗人与山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可能是指诗人对山的倾慕和依恋。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诗人说“得坐春风才半日”,这里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人仿佛只坐了半天春风,就感觉胜过了尘世千年的繁忙。这种对自然的享受和对尘世的超脱使诗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槎枯许到银河畔,葭老容依玉树边”。这里的槎枯、银河、葭老和玉树等意象都是与自然相连的元素。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的诗心和灵感是如此广阔,以至于他的两个大字的光芒无法被束缚,他仍然渴望寻找新的篇章。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诗歌的力量,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ye-an-cha-shu-zhai-ci-jian-hao-er-da-zi-fdy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恋绣衾
萧崱
倚阑间看燕定巢。旧弹筝、因病久抛。画不尽、残眉黛,被东风、吹在柳梢。晓来暗理伤春曲,把金钗、枕畔细敲。书寄与、天涯去,并相思、红泪一包。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