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3:35:09诗人:贝守一 |  朝代: 宋代 |  26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
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
学道示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
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

作者介绍

贝守一(一二○○~一二八○),号月溪,余杭(今属浙江)人。道士,主洞晨观。通医术。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授凝真抱素大师。十七年卒,年八十一。有《月溪稿》,已佚。《洞霄图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适意》

不效痴禅误此身,
安居随分乐天真。
閒尋草藥防醫病,
廣施仙方為濟人。
學道示逢師訣竅,
收心且養自精神。
修持要到無空地,
掃卻從前礙眼塵。

中文译文:
不要效仿痴迷的禅宗而浪费这具身体,
安居随遇而安,快乐是真实的。
闲暇时寻找草药来预防疾病,
广泛传授仙方来救济人。
学习修道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和诀窍,
专注心灵的培养和修养。
修持要找到没有杂念的境地,
清除过去阻碍视线的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适意》是宋代诗人贝守一的作品。诗人以朴实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身养性的理解和态度。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意盲目追随痴迷的禅修方式,而是希望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被虚无缥缈的境界所困扰。作者认为人应该过一种安居随分的生活,快乐的心态才是真实的。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闲暇时寻找草药以预防疾病,并广泛传授仙方来救济他人。这表明诗人关注身体健康,并乐于帮助他人。他认为修身养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修行,也要关注他人的福祉。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学习道德修养要向师长学习,要懂得收心养性。这表明诗人重视师长的指导和教诲,并强调修养内心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修行要达到没有杂念的境地,清除过去阻碍视线的尘埃。这里的"空地"可以理解为没有杂念和干扰的境地,诗人呼吁要摆脱过去的束缚,心境要清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态度和主张。他强调安居随遇的生活态度,注重身体健康和帮助他人,同时也强调修养内心和清除杂念的重要性。这种积极向上、务实的生活态度和修行观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i-yimz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