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五一弟四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28:21诗人:廖行之 |  朝代: 宋代 |  9

等观性空两居士,世谛宁忘儿与孙。
殷勤须若兴门户,力去骄淫是法门。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作品评述

《寿五一弟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五十一岁寿辰时,对于修行、家庭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寿五一弟四首》

等观性空两居士,
世谛宁忘儿与孙。
殷勤须若兴门户,
力去骄淫是法门。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廖行之在五十一岁寿辰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自称为"等观性空两居士",表明他是一个虔诚信奉佛教的人,注重修行和追求心灵的空灵与超脱。

其次,作者提到"世谛宁忘儿与孙",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事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应当超越个人的私欲和家庭的牵绊,将注意力集中在更高的境界上。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强调了对于修行的殷勤和努力。他说"殷勤须若兴门户",意味着修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用心。作者认为只有将修行视为生活的核心,才能打开心灵的大门。

最后一句"力去骄淫是法门"表达了作者对于骄傲和放纵的批判。他认为,真正的法门在于战胜自我,远离傲慢和纵欲的诱惑。只有通过努力去除这些负面的因素,才能达到修行的境地。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思考。通过对于世俗和个人欲望的超越,作者呼吁人们应当以修行为重,追求心灵的清净和超脱。这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修行道路的坚持,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儒释道的思想交融。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ou-wu-yi-di-si-shouca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