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川罗湿露凉,染红才了染鹅黄。
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蜀葵》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蜀葵花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蜀葵花的美丽和坚韧。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蜀葵花瓣湿润清凉,洒满了露水,映衬出一片红艳,仿佛刚刚被染上鹅黄。这些花的根部似乎承载着忠诚臣子的骨血,它们向太阳绽放,散发出倾心的美丽。
诗中的蜀葵花以其湿润清凉的特点为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形容花瓣被露水打湿,展现了清晨的朝气与生机。而花瓣的红艳与染上的鹅黄则表现出蜀葵花的独特之美。诗人还以巧妙的比喻,将蜀葵花与忠臣骨血相联系,隐喻出蜀葵花的顽强和坚韧。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蜀葵花向太阳倾心的姿态,传达了花朵的朝气和热情。
这首诗通过对蜀葵花的细致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力。诗人通过赋予花朵人性化的特点,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蜀葵花的鲜活和坚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忠诚和热情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蜀葵花的特点和美感,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u-kuid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