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0:37:25诗人:刘宰 |  朝代: 宋代 |  11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明月韬光甓社湖,
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
来往横塘一鄙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上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社湖之上。作者以此来表达对于文化和学识的赞美,认为这种智慧的传承和发扬是来自于前人的贡献。然而,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他所处的清江曲地区,人们对他的才华和贡献并未予以认可,只能在默默无闻中来往于横塘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明月和社湖的描绘,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明月代表着光明和智慧,而社湖则象征着文化和学识的传承。作者通过这样的描绘,凸显了耆儒的重要性,他们扮演着发挥千载智慧的角色。

然而,作者在描写自己的处境时流露出一丝无奈。尽管他具有才华和贡献,但在清江曲这个地方,他的价值和才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他自称为"一鄙夫",表达了自己默默无闻的处境和心境。

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意,也揭示了作者个人的困境。通过对于社湖和清江曲的对比,作者展示了自己在学识与社会认可之间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处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u-tang-xiong-shi-juan-hou-bing-cheng-dan-yafo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