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越州能仁寺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4:40:22诗人:刘过 |  朝代: 宋代 |  24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书越州能仁寺壁》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译文:
时间如流光般转瞬即逝,我头发如此斑白,老去何能阻挡。
春天中,落花散乱无序,没有人去整理,而竹鸡的啼叫处,雨声不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飞逝,流光转瞬即逝,让人感叹光阴易逝,年华如梭。第二句以作者自身的头发斑白为象征,传达了老去的无力感和无法抵挡时间的力量。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喻,揭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漫不经心。最后一句以竹鸡的啼叫和雨声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多雨的场景,表达了忧郁和沉思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主题。诗人以流光、老去、落花和雨声等意象,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与无常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印象深刻的感受。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通过对比和隐喻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进而引发对时间、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刘过独特的诗歌才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u-yue-zhou-neng-ren-si-biyz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