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初祖杜少陵,涪翁再续江西灯。
陈潘徐洪不可作,阃奥晚许东莱登。
遗书散落亦已久,是编颇得十作九。
景公千驷何足云,伯夷垂名端不朽。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书紫微集后》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对杜少陵、涪翁、陈潘、徐洪、许东莱等文人的钦佩和赞美,以及对景公和伯夷等传世名人的景仰和敬仰。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诗家初祖杜少陵,
涪翁再续江西灯。
陈潘徐洪不可作,
阃奥晚许东莱登。
遗书散落亦已久,
是编颇得十作九。
景公千驷何足云,
伯夷垂名端不朽。
这首诗词通过点名赞美一系列文人和传世名人,展示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的杜少陵被称为"诗家初祖",显示了他在诗坛上的卓越地位。涪翁则是指涪州的文人,继承了杜少陵的文学传统,为江西地区的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诗中提到的陈潘、徐洪、许东莱则被赵蕃认为是不可与杜少陵、涪翁相提并论的人物,暗示他们的文学水平不及前两者。这种对文人的评价和区分展示了作者对文学的追求和对优秀作品的要求。
诗中还提到了遗书散落已久,是编者辛苦汇集的结果,表明了作者对文人们的作品的珍视和对文学遗产的重视。
最后,诗中提到了景公和伯夷。景公被称作"千驷",意味着他拥有千匹马,象征着他的财富和地位;伯夷则被描述为"垂名端不朽",显示了他作为古代贤人的崇高形象。这些传世名人的引用,凸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崇高评价,以及对优秀人物的敬慕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文人和传世名人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历史的热爱、对卓越作品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文化和英杰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