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饮者徒,因物寓天理。
著眼静中观,坎止流行耳。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竹野十咏·曲水流觞》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曲水流觞为题材,以景物描写和意象表达探讨了人生和世间事物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清澈的水从曲折的河道中流动,
酒杯中的美酒被斟满。
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品尝酒,
我们可以从静谧中体会天理。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水竹野十咏·曲水流觞》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曲折流动的水和盛满美酒的杯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思考。诗词中的曲水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而觞杯中的美酒则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追求。
作者用"兰亭饮者徒"来形容那些只是为了喝酒而聚集在兰亭的人,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虚浮追求。然而,通过"因物寓天理"的表达,作者告诫人们应该在物质的追求之外,寻找更高层次的意义和价值。诗词中的"著眼静中观,坎止流行耳"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要从静谧中寻找真理和天理,而不被世俗的浮躁所迷惑。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曲水和流觞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ui-zhu-ye-shi-yongo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