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事结眉头,满面风埃鬓已秋。
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四宾主·宾中宾》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心事结眉头,
满面风埃鬓已秋。
大底出门无伎术,
奈何今日路贫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诗人平日里的心事积聚成为愁思,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风尘,白发已经如秋天的落叶一般。他没有出众的才艺,所以在社交场合中显得笨拙无能。面对如今的贫困和忧愁,他感到无奈和苦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状况和外在表现,展现了诗人的悲愁之情。诗人的心事和忧虑使他的眉头紧皱,他的脸上有风尘的痕迹,象征了他经历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诗中提到的"大底"指的是诗人,表示他出门时没有什么特长或技艺,缺乏社交的手段和技巧。这使得他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笨拙和无助。诗人以"今日路贫愁"来形容自己的贫困和忧愁,表达了他对于境况的无奈和困窘。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境,表达了一个平凡人在社会中的无力感和沮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引发共鸣。整首诗词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索,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苦难和处境的思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