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15:57:3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29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司徒陈公的形象和境遇。司徒陈公是宋代朝廷中的重要官员,他每天都在中书省办公,受到朝廷的尊崇。然而,他的忠诚和才能并不受到王官们的欣赏,而只有天子认为他是忠臣。尽管他地位高贵,但他在人世间的富贵却很少,而荣誉和恩泽也随着他的去世而减少。如果没有笳鼓的哀鸣,他的孤寂将如何面对秋风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司徒陈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公指的是司徒职位上的陈公,他在中书省一席之地备受朝廷重视,但他的忠诚和才华却被王官们忽视。只有天子认识到他的忠诚,因此奉为忠臣。这反映了宋代官场的弊端和非议之声。在朝廷之外,公的富贵和恩荣都不多见,甚至在他去世后也逐渐减少,这揭示了人世间富贵与荣誉的虚幻和短暂。诗末以“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表达了陈公孤独与无奈的心情。笳鼓的哀鸣象征着人世间的辞别和悲伤,而秋风的凄凉则加深了诗中的寂寞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对现实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悲怀时光的意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i-tu-chen-gong-wan-ci-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