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寄师厚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56:2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4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诗词:《思远寄师厚》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中文译文:
马蹄踏着霜雪,不怕寒冷的道路。
离家的子弟穿着厚重的衣裘,慈母担忧得心肝悬着。
心思牵挂千里,岁月渐渐消逝。
大河如今渐渐干涸,远方的目光常常无法满足。
听到雁声来往,寄去寸书也困难。
愿与车轮同归,不愿与琴弦上的尘埃相比。

诗意和赏析:
《思远寄师厚》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离乡背井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马蹄踏雪的场景,表达了游子不畏艰难困苦、坚定向前的精神态度。同时,他也表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牵挂和思念之情,形容母亲的心如同悬挂的肝脏般忧虑。

诗中的“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表达了游子心思牵挂故乡和亲人已经历经千里跋涉,岁月也已经逝去的意境。而“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则是通过对大河干涸和远方目光久久未能满足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离乡之苦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听到远方雁鸣的消息,也希望能够寄去寸书传达思念之意,但却感叹难以实现。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之愿,他希望能够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而不愿像琴弦上的尘埃般飘摇不定。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游子离乡的苦楚和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牵挂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游子的孤独、思念和归心渴望,展现了宋代诗歌独特的离情之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i-yuan-ji-shi-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