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2:22:26诗人:白玉蟾 |  朝代: 宋代 |  19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
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送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日九风雨,
一春三别离。
予嗟吟骨瘦,
子亦坐诗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离愁的心情。诗人白玉蟾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之苦。他描述了九天连续的风雨,象征着离别的不幸降临。他又提到一年中分别的次数超过了三次,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频繁和苦痛。在离别的境遇中,诗人感到自己身体骨瘦如柴,而在离别的伤感中,他的朋友也沉浸在写诗的痴迷中。

赏析:
《送别》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形式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苦痛。通过使用数字和季节的描写,诗人将离别的频率和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离别的常态。九天的风雨象征着不幸和困难,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痛苦感。诗人对于离别的描绘直截了当,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情感更加直接而真实。最后两句中的“吟骨瘦”和“诗痴”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中的痛苦和迷恋,突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直接的情感,将离别的苦痛和人们对诗歌的追求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biee5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