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禅者游南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18:54:17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清明节 |  28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送禅者游南岳》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深邃,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禅修之道的追求。

诗中描述诗人随陪伴朋友南下衡阳,禅修者在江边的树下居住。他们远离尘嚣,超越了尘梦所带来的种种是非纷扰,心地纯净如野云。在他们渐渐接近瀑布,聆听着猿猴的啼声时,思绪渐渐放空。禅修者在背面的岣嵝山行走,驱散繁杂心思。诗人此时会想到山上有一座层寺,而在石窗后能看到秋天朗朗的天空和湖泊的景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修炼内心,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与自然景色的融合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深度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忽随南棹去衡阳,
忽然跟随他人南下到衡阳,
谁住江边树下房。
在江边的树下住所。
尘梦是非都觉了,
尘世的梦幻和纷扰都消散了,
野云心地更何妨。
像飘荡的云彩一样,心灵的境地更加无碍。
渐临瀑布听猿思,
渐渐靠近瀑布,聆听猿猴的啼声,思绪清净。
却背岣嵝有雁行。
却背面登上岣嵝山,看到了飞行的雁群。
想到中峰上层寺,
想到山上有一座层寺,
石窗秋霁见潇湘。
透过石窗,秋天晴朗时看到潇湘湖的美景。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修炼者的心境描写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净化和追求禅修之道的渴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诗人描绘了心灵的宁静和思想的深入。诗词中的场景描写清晰,感触深厚,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chan-zhe-you-nan-yu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