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秀才赴举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12:45诗人:皎然 |  朝代: 唐代 |  9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
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
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送陈秀才赴举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
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
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中文译文:
送陈秀才去应考

众多诸侯忧虑失地,选拔士人皆岔离。
你放下嬉游的荷芰,将成为歌鹤仪态的对象。
秀才考试竞争如刀剑,诗句仿佛花枝繁茂。
你是真实的三楚佳人,家庭培养着明确的规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皎然送别陈秀才,祝福他去参加科举考试。整首诗以皇帝和南方的三楚地区为背景,描绘了当时选人为官的局势,以及秀才陈的才华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诗中作者表达了当时诸侯争相削减封地的局面,导致选人进入官场的途径变得不再规范。然而,作者认为陈秀才可以摆脱这种浮躁,专心应对举试的要求,将自己的才华与文采展示给他人。

诗中提到了“甲科争玉片”,描述了科举考试的残酷竞争。同时,诗人也赞美陈秀才的才华,将他比作盛开的花枝。这里的花枝既是比喻,也是对陈秀才文采辉煌的赞赏。

最后两句表达了陈秀才是真正出自三楚(楚国)地区的佳人,脱颖而出,并承载了家庭对他的规范和教育。这可以解读为家庭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的肯定。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陈秀才的祝福和对士人选拔制度的思考。通过描写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选才现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清正廉洁、有才华的人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脱颖而出的期望和鼓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chen-xiu-cai-fu-j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