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仲容寺丞知冤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06:5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7

忆昨宿兰省,每倦喜君谈。
月色夜正寒,举杯无再三。
既出罕相遇,必谓跨归骖。
忽来冒炎暑,别我为子男。
冤句隶济阴,桑柘宜农蚕。
应如袭祖德,遗道使之惭。
初闻不择邑,公秫岂所贪。
但能亦种柳,五株垂毵毵。
板舆与东征,足以奉旨甘。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陈仲容寺丞知冤句》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昨宿兰省,每倦喜君谈。
回忆起昨晚在兰省的住宿,每次疲倦时都喜欢与你交谈。

月色夜正寒,举杯无再三。
夜晚月色寒冷,举杯相邀无需再多言。

既出罕相遇,必谓跨归骖。
既然我们相遇并不常见,必然要骑着骖马一同归来。

忽来冒炎暑,别我为子男。
突然来到这炎热的夏天,与我分别成为你的子男。

冤句隶济阴,桑柘宜农蚕。
冤屈之事已经得到了解决,桑树和柘树适合种植养蚕。

应如袭祖德,遗道使之惭。
应该继承祖先的德行,传承道义使之感到惭愧。

初闻不择邑,公秫岂所贪。
初次听闻时并不在意所在之地,公秫也不是我所贪求的。

但能亦种柳,五株垂毵毵。
但是我也能种植柳树,五株柳树垂下茂密的枝叶。

板舆与东征,足以奉旨甘。
乘坐板舆东征,足以满足皇帝的命令。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仲容的送别之情。作者回忆起与陈仲容在兰省的相聚时光,感叹彼此相遇的不易。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月色和举杯相邀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涉及了一些社会和政治议题,如冤屈之事的解决、农桑养蚕的重要性以及对传承道德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chen-zhong-rong-si-cheng-zhi-yuan-j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