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送从叔赴洪州》是唐代李端的一首诗,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亲戚从洪州返回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中的亲戚从洪州返回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亲戚在荣家兼佐幕(指在政府任职),叔父似乎又要返回他的家乡。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王粲(这里可能指亲戚的名字)虽然有崇高的名望,但郄超(另一个亲戚的名字)的胡须还未生长。这里通过对两位亲戚的比较,显示出叔父的返乡意味更浓。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叔父离开洪州的情景。他乘船经过夏口(长江上的一个地方),折叠起他的笏板(官员在官场上使用的一种仪仗),看到了浔阳(长江上的另一个地方)的景色。这里通过叙述船行经的两个地点,给读者留下一种想象那里的美景的空间。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夜晚的时候,在家中中庭,只有一轮明月,这个景象使得作者更加思念叔父的归来。作者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到月亮的形象中,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叔父的深情。
总的来说,《送从叔赴洪州》通过对亲戚从洪州返回的情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叔父的思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将亲戚离开洪州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情而离别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cong-shu-fu-hong-zh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