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流。
解憎莲艳俗,唯欠荻花幽。
鹭立低枝晚,风惊折叶秋。
赠君须种取,不必树忘忧。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流。
解憎莲艳俗,唯欠荻花幽。
鹭立低枝晚,风惊折叶秋。
赠君须种取,不必树忘忧。
这首诗是徐铉在唐代写的一首送别诗,题为《送荻栽与秀才朱观》。诗中描写了诗人对朋友荻栽和秀才朱观的离别之情。
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流。诗人羡慕朋友能够在清幽的地方吟诗作画,住在茅斋旁边的溪水清澈见底。
解憎莲艳俗,唯欠荻花幽。诗人鄙视那些爱慕虚荣、追求世俗享受的人,他认为只有荻花的幽雅才是真正需要的。
鹭立低枝晚,风惊折叶秋。晚上,白鹭停在低矮的枝底,秋风吹来,荻叶受到了惊扰。
赠君须种取,不必树忘忧。诗人送给朋友荻栽作为礼物,鼓励他把荻花种下来,让朋友能从中获得宁静,忘却忧愁。
此诗写景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荻花和秋风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纯洁和宁静的向往。整首诗描绘了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