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54:29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6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苍山过秦梁,
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
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
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
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
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
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
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
书作西来目。

中文译文:
苍山越过秦梁,
一望无垠的山和水尽收眼底。
下马于古老的成都,
寻觅到高耸的乔木。

扫清尘埃,摆开祭祀的席子,
眼泪洒湿了祭品。
当时的相如归来,
只有奢华的车轮相伴。

不去问他归来的原因,
这样的事情在古今中都是独特的。
还是因为询问古老的智者,
也不要遗忘隐藏的卜筮。

在废弃的祠堂下,古柏树旁,
残月下杜鹃鸣哭。
请你借史笔,
记录下西行的目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范景仁学士归蜀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苍山、秦梁、川陆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广阔壮丽的景象。古老的成都城给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城中寻找到高耸的乔木,表现了对成都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仰。

诗中的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等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范景仁归来的悲喜之情。诗人认为范景仁的归来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但他并不去问这件事的原因,认为这样的事情在古今中都是独特的,无需追问。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寄望于古代智者的智慧和卜筮的预言,以寻求对归来事情的解答。他在荒废的祠堂下,听到杜鹃的哭声,暗示着一种凄凉和离别的情绪。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请约史笔,希望有人能够记录下这次归蜀的目的和意义。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一种嘱托和希望,希望后人能够理解和传承这段历史。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范景仁归蜀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历史和智慧的思考与敬仰。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今、离别与相聚、悲喜交织,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深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fan-jing-ren-xue-shi-gui-shu-fen-hu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