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17:59诗人:释心月 |  朝代: 宋代 |  21

圣量凡情净尽时,转身无路事还非。
屋檐下过粟畲里,马腹驴胎一道归。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诗人释心月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智者的颂扬,表达了人们在当下世界中追求圣善与真理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颂古二十一首》中文译文:
圣量凡情净尽时,
转身无路事还非。
屋檐下过粟畲里,
马腹驴胎一道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的颂扬以及对人类智慧和真理的思考。首句“圣量凡情净尽时”,表明智者在达到圣善之境时已超越了尘世的俗情,将人间繁杂事物化为虚无;第二句“转身无路事还非”,意味着智者在超越尘世之后,回归到世俗生活中,却发现再无法追求圣善的道路。这种转折和反思暗示了智者与尘世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接下来两句“屋檐下过粟畲里,马腹驴胎一道归”,通过富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智者对于回归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渴望。屋檐下过粟畲里,暗示着智者追求简单而清净的生活,抛弃世俗繁华;马腹驴胎一道归,则象征着智者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圣善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它在表达对智者的敬仰的同时,也反思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情冷暖和矛盾,呼唤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净化和平静。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gu-er-shi-yi-shou22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