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2:54诗人:释正觉 |  朝代: 宋代 |  25

翡翠帘垂,丝纶未济。
紫罗帐合,视听难通。
犯动毛头,月升夜扃。
密移一步,鹤出银笼。
脱身一色无遗影,不坐同风落大功。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僧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翡翠帘垂,丝纶未济。
紫罗帐合,视听难通。
犯动毛头,月升夜扃。
密移一步,鹤出银笼。

这首诗以描绘宫殿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翡翠帘子的垂下和丝纶未完成的织造,以及紫罗帐子的合上,表达了一种静谧和封闭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视听感受变得困难,仿佛无法与外界沟通。诗中提到的"毛头"可能指的是宫中乐师或宫女,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活动就显得格外扰乱。夜晚月亮升起时,宫殿的大门被紧闭,这形成了一种封闭和隐秘的氛围。而诗句中的"密移一步,鹤出银笼"则表达了一种突破束缚的意象,仿佛一只鹤从银笼中飞出,展示了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宫殿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压抑和封闭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对自由和舒展的渴望。鹤是自由和高贵的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下,鹤的出现象征着突破束缚的力量。诗词通过对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以及对封闭和束缚的不满与厌倦。

这首诗词的赏析之处在于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词的写作风格流畅而深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绪和意境。通过对宫殿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封闭和束缚的反思,并通过鹤的意象传递了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使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够思考人生与自由的关系。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gu-er-shi-yi-shou572.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梦中吟
邵雍
梦里常方梦,谁知觉后思。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抓耳挠腮
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