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02:36:37诗人:释正觉 |  朝代: 宋代 |  4

侍者来言报大王,赵州曾揖下禅床。
怜儿不觉傍观丑,争奈全身在帝乡。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侍者向大王报告赵州下禅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赵州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侍者来言报大王,
赵州曾揖下禅床。
怜儿不觉傍观丑,
争奈全身在帝乡。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深远。诗的开头,侍者向大王报告赵州下禅床的消息,显示了赵州的禅修成就非凡,受到了众人的尊敬与敬仰。赵州是一个高僧,他在禅修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境界,使人们对他产生敬意。然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赵州的怜悯之情,因为他的形象并不美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的精神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赵州身在帝乡的遗憾之情。赵州虽然身体在尘世,但他的心灵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帝乡的境地。这里的"帝乡"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境界,即超脱尘世的境地。作者对赵州的遗憾,是因为他认为赵州已经达到了精神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欲望和痛苦,而自己仍然身陷尘世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州禅修境界的赞美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和超越尘世的向往。赵州的形象,虽然丑陋,但他的精神却是美丽的,这也启示了人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诗中的帝乡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是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的目标。整首诗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gu-er-shi-yi-shoua7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