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01:07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8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
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
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
新春度滹沲,冰上少驰驱。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
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
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
新春度滹沲,冰上少驰驱。

诗意:
这首诗词是以送别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为主题。诗人首先称颂了河间地区的守臣,他们廉洁正直,无私无畏,能够公正执法,以管辖整个天下。接着,诗人以铁网收珊瑚的比喻,表达了选拔人才的难度,选拔出的人才也是非常稀缺而珍贵的。然后,诗人提及了战争和边塞的环境,暗示了当前动荡不安的局势,需要更多的智谋来应对。最后,诗人以新春度过滹沲,冰上少有驰驱的景象作为结尾,意味着冰封的河面上缺少繁忙的行人,寓意送别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守臣和人才选拔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时期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状态。守臣的廉洁正直和无私无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诗人以铁网收珊瑚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选拔人才的困难和珍贵性,凸显了人才稀缺的现实。诗中提到的战争和边塞的环境,揭示了当时的动荡不安和紧张局势,需要智谋和多谋善虑来面对挑战。

诗人通过描绘冰封的河面和少有驰驱的景象,以及新春的氛围,传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别绪。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送别对象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时代背景的触动和反思。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才选拔困境的思考与关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han-zi-wen-si-cheng-tong-pan-ying-z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