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06:13诗人:郎士元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惋惜 |  14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作者介绍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的生平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郎士元的作品风格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洪州李别驾南下任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别驾前程的祝福和自己与他的友谊之深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洞庭湖的景色和描述李别驾南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李别驾的祝福和友情之深。诗人尽管对李别驾的离别感到伤感,但是也充满了对他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诗中的“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描绘了别驾南下征程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而“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则展示了别驾出色的才能和胸怀,他可以引领澎湃的江水进入洞庭湖,象征着他能在任职中有所作为。诗中的“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则描绘了别驾出发的情景,夏天的河口已经开始航行,浔阳的候鸟也正飞过,展示了别驾南下的季节特点。最后,“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别驾的深厚友情,诗人坚信李别驾在新的任职中一定会有所作为,不会白白浪费时间。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李别驾的祝福,展示了友情和别离的主题。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hong-zhou-li-bie-jia-zhi-re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