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补阙南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9:03:23诗人:杜荀鹤 |  朝代: 唐代 |  21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
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
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
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送黄补阙南迁》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
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
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
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中文译文:

得罪非天意,鲜明地谪去了身。
心中只贪图谏言,开口无意防范他人。
古来就有迁徙的客人,哪个朝代没有直言的臣子。
喧然的公众言论在喉舌,难以阻挡楚南的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送黄补阙南迁》是唐代杜荀鹤所作,诗人通过描写一个被贬谪南迁的官员的遭遇和心境来表达对时局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遭遇贬谪的无奈和愤懑之情。

首两句“得罪非天意,鲜明地谪去了身”,诗人直言自己的贬谪不是天意,而是由于行为引起的。接着,“一心贪图谏言,开口无意防范他人”,诗人表达了自己一心为朝廷谏言,但没有料到会引来不测。这里的“谏言”指的是对朝廷的忠告和批评,而“开口不防人”则意味着诗人坦然直言,不会隐瞒或谨言慎行。

下两句“自古有迁徙的客人,哪个朝代没有直言的臣子”,诗人揭示了在朝廷中,长期以来就有被贬谪或迁徙的官员,也有敢于直言的臣子,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和对直言者的敬佩。最后两句“喧然的公众言论在喉舌,难以阻挡楚南的春天”,则反映了朝廷上下对官员贬谪的评论,以及诗人对南方春天温暖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思念。

总之,这首诗意蕴含在简单直接的语言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贬谪以及官员迁徙和直言现象的感叹和思考,以及对南方春天温暖、充满希望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huang-bu-que-nan-qi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