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晦翁十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7:30诗人:王阮 |  朝代: 宋代 |  12

武夷山下孤高节,五老亭中抚字心。
出处本来无二致,讵分钟鼎与山林。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晦翁十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武夷山下,有一位孤高的晦翁,他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而著名。他经常在五老亭中安坐,默默书写心中的文字。他在世间没有二心,与山林之间的契合如同钟鼎相合。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晦翁的赞美和敬重之情。晦翁在武夷山下孤高清贞,他的节操和品德是无与伦比的。他在五老亭中默默抚字,展现了他对文学和学问的热爱。晦翁与山林之间的契合,象征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突显了他高尚的品格。

这首诗词通过对晦翁的描写,表达了对崇高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的崇拜和赞美。晦翁以他的高尚品德和节操成为了社会的楷模,他通过默默地书写和倾听山林的声音,表现了对文学和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整首诗词简洁却富有意境,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展现了文人雅士的品质和理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hui-weng-shi-shougy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