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蹇磻翁都官赴粹梁门》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送别蹇磻翁,他是都官前往粹梁门的官员。诗人回忆起和蹇磻翁共同攀登龙山的往事,如今他们又在同一个舍堂中居住。但是,蹇磻翁即将前往边防地区的将军府,他们将在南北方相隔,无法再共聚一堂。诗人表达了对蹇磻翁的祝福和送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首句“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通过共同攀登龙山和同住舍堂来描述诗人与蹇磻翁的亲近关系。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蹇磻翁前往将军府的祝愿和遗憾:“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诗中的“趋帅府”指蹇磻翁前往将军府任职,而“南北重离觞”则意味着他们将分别在南北方向,无法再共同举杯畅饮。接下来的两句“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以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战乱边防地区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强调离别的苦楚。最后一句“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表达了对蹇磻翁在边防地区能够得到王祥这样的贤臣引荐并且长久安全的希望和期盼。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蹇磻翁的深情送别,以及对他前途的祝愿。它既展现了离别的伤感情绪,又寄托了对友谊和安全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