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送建州陆使君》是唐代刘长卿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对陆士衡前程的祝福。
译文如下:
汉朝刚刚任命陆士衡为建州使君,天子亲临轩台将他忧虑交托给他。从此他将向南方奔波,离去的双旗在水上飘荡。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送别陆士衡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对陆士衡的祝福。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别离之情。
刘长卿通过描述天子临轩寄忧和陆士衡南行的情景,凸显了众多官员在朝堂上分离并奔赴边疆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词句表达深沉的情感,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展示了刘长卿细腻的诗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