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措东南始诏回,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谟在,足乱云霓忆帝台。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刑措东南始诏回,
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
萧相还施富国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
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谟在,
足乱云霓忆帝台。
诗意:
这首诗词是范仲淹送别江南运使张傅度支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张傅度支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对国家繁荣和治理的关切。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刑措东南始诏回,重分邦计命钦哉”,表达了对张傅度支被任命为江南运使的欢欣和赞叹。范仲淹认为这是国家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对此表示钦佩。
接下来的两句“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赞美了张傅度支在公职上的成就和才能。他的工作已经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范仲淹也对他的才干和能力表示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这里的“十郡甘棠”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繁华景色,而“流马路初开”则表达了交通的便利和发展的前景。
最后两句“启心知有嘉谟在,足乱云霓忆帝台”,表达了范仲淹对张傅度支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张傅度支能够保持谦虚的心态,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范仲淹还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思念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范仲淹对张傅度支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治理的关切。通过描绘江南地区的景象和回忆自己的经历,范仲淹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