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节之术之两舍人入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2:18:07诗人:陆文圭 |  朝代: 宋代 |  21

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预。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不真足慰人心,景升诸见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傅不朽。
为定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处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廖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庙。
手倦束旧摧不起。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节之术之两舍人入燕》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驹凤雏两陆子,
并驾秋风鞭騄预。
老眼一见失惊喜,
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不真足慰人心,
景升诸见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
世禄固应傅不朽。
为定岂计多得钱,
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
里中曾处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
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廖如水,
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庙。
手倦束旧摧不起。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两位朋友入燕京(即燕京国都)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两位朋友,称他们为“龙驹凤雏”和“两陆子”,意味着他们在才华和地位上都非凡。他们并驾驶着马车,乘着秋风前往燕京,这里使用了秋风作为象征,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诗人称自己的眼睛一见到这两位朋友就失去了惊喜,因为他们显然已经老去。然而,诗人相信他们的精神将永不消亡,他们的精神魄力将永存。

诗人认为自己的一生并没有真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而世人对他的评价也不过是一些贬低的议论(豚犬耳)。然而,他相信这位受到世人赞誉的老者是不容置疑的,他的声名将长存不朽。

诗人表示他并不追求财富,而是希望取得印信,这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物品。然而,他认为这样的印信应该是巨大无比的,以显示其威严和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自我介绍为“韩家十八郎”,这是他的身份背景。他曾经在北平王的府中待过,但现在碧梧(一种鸟)停在他的鹄(一种鸟)身边,而玉雪(指友人)却离他而去。

诗人回忆往事,心情如同流水般滑动,他感叹自己已经老去。他渴望追寻过去的辉煌,但手已经疲惫,束缚着过去的枷锁无法解开。

整首诗以别离和时光的流转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的无奈。无论是友情还是个人命运,都受到了岁月的冲刷和变迁的影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绪,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自身的自省,以及对过去辉煌的追忆,都体现了一种对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jie-zhi-shu-zhi-liang-she-ren-ru-y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