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松髻》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髻根松慢玉钗垂,
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
背人匀却泪胭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梳妆的情景,通过描写女子髻根上的松散和玉钗垂落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和伤感。
第一句"髻根松慢玉钗垂"直接描写了女子髻根松散和玉钗垂落的情景,这种松散和垂落似乎预示着女子的心情不稳定,状态不佳。
第二句"指点花枝又过时"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容颜的焦虑和失落。花枝是指女子的容貌,而指点则暗示女子对自己寻求美丽的努力已经过时了,这表明了女子对自己的不满和沮丧。
第三句"坐久暗生惆怅事"揭示了女子久坐而思考的情境,暗示了她内心中琐事的烦恼和忧郁。
最后一句"背人匀却泪胭脂"则展现了女子在面对他人时隐藏自己的眼泪,努力化妆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女子梳妆的情景,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和伤感,展现了她面对外界困扰时的坚强与无奈。诗人通过描写细小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女子内心的情感和矛盾,揭示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艰辛。整首诗婉约而含蓄,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