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守张宗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05:28诗人:萧元之 |  朝代: 宋代 |  13

淮汉秋风起,边声不可听。
九重选良牧,内地著郎星。
土沃桑麻长,城荒草树青。
民居多近水,一一是江亭。

作者介绍

萧元之,字体仁,号鹤皋(《阳春白雪》外集),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与汤中同时。有《鹤皋小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送郡守张宗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萧元之。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淮汉秋风起,
边声不可听。
九重选良牧,
内地著郎星。

土沃桑麻长,
城荒草树青。
民居多近水,
一一是江亭。

中文译文:
淮汉秋风起,
边境的战鼓声无法听闻。
九重天选派了一位优秀的牧守,
他被赋予了内地的荣耀。

土地肥沃,桑麻茂盛,
城市虽然荒凉,但是草木依然青翠。
人们的居所多在水边,
一个个如同江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郡守张宗丞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描绘淮汉地区秋风起伏的景象,暗示着战乱的边境,边界上的战鼓声不可听闻,似乎是在表达对边境地区动荡和战乱的忧虑。

接着,诗人提到九重天选派了一位优秀的牧守,他被任命到内地,象征着朝廷对内地的重视和关怀。这位牧守被称作"郎星",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

诗中描绘了土地肥沃,桑麻茂盛的景象,表现了内地的富饶和繁荣。虽然城市荒凉,但是草木依然青翠,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

最后,诗人描述了人们的居所多在水边,如同江亭一般。这里的"江亭"指的是建在江边的亭子,象征着人们对水的依赖和向往。这也反映了宋代水乡文化的特点,人们在水边建造居所,与自然和谐相处。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边境与内地的对比,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盼,同时也抒发了对边境动荡的担忧。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jun-shou-zhang-zong-che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