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8 23:42:48诗人:魏野 |  朝代: 宋代 |  30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
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
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骢秋健绣旗开,
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
股肱雄镇暂迎来。

这首诗开篇以花骢秋健绣旗开场,描绘了壮观的场景。花骢指的是一种花色斑斓的马,秋健表示秋季的景色优美,绣旗则象征着盛况和繁荣。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繁华富贵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离开的情景。李殿院离开后,景色逐渐远离了棠郊(地名),而临近了帝台(指的是皇帝的宫殿),暗示着李殿院离开后,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逐渐远离普通百姓,而接近皇帝的身边。

下面两句表达了当李殿院离开后,官场上的耳目紧紧盯住他的离去,最终会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股肱雄镇指的是李殿院在地方上的重要地位,而暂迎来则暗示着他将会在新的地方得到重用和受到欢迎。

最后两句表达了李殿院离开后,他的前任和接任者将会相互交替,官场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变动不断。三径渔樵阻接陪表示即便是李殿院的离去,也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的渔樵生活,他们将继续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李殿院的赞赏和敬意。雅章指的是书法和文学作品,留刻石表示李殿院留下了一些文学作品或者碑文,时时闲看拂尘埃则表示诗人会时常去欣赏并学习他的作品,即使时光过去,尘埃落下,他的作品仍会流传下来,被后人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李殿院离开后的场景和官场的变动,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敬意。同时也展示了普通百姓与官场权力斗争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dian-yuan-yi-zhen-huai-yang.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短景
陆游
短景迫穷冬,日月如鸟过。衡门窘风雨,衰病不可那。疏疏屋茅漏,猎猎窗纸破。鼠豪冒灯出,人倦掩屏卧。中都旧朋侪,零落今几个?弄笔欲遣愁,孤吟谁与和!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