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李山人还》是唐代皇甫冉所作,诗人以送别山人为主题,表达自己心中的无拘无束和追求自由的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皇甫冉对送别李山人的感慨和寄望。诗人认为自己一直没有拘束的约束,只愿意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度过一生。他相信以李山人的才学与胆识,必然能够在深山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人生的安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自由的景象。开头两句“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表达诗人追求自由的心情,他渴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与山水相伴,老去的只是清新的山间烟雾和霞光。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描绘出一个深山中的宁静景象,虽然只有几家,却足够满足诗人的向往。
整首诗词形象简练,诗人运用简单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通过送别李山人,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借此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和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受,也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山水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