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送临川守,还同康乐侯。
岁时徒改易,今古接风流。
五马嘶长道,双旌向本州。
乡心寄西北,应上郡城楼。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作品评述
《送李使君赴抚州》译文:
远送李使君赴抚州,与康乐侯一同前行。
岁月如梭,时光不停,唐代和现代交接着。
五匹良马在长途上嘶鸣,双幡帜指向本州。
我将思乡之情寄于西北之地,希望能传到郡城楼上。
诗意:
这首诗是皇甫冉写给李使君送行的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李使君的祝福。诗中以岁月更替为背景,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我国文化的传承。诗人以五匹良马和双幡帜作为送行的景象,展示了庄重和威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思念和祝福,希望他能平安抵达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行文和直接的语言表达了皇甫冉的情感和对李使君的送别。诗人通过年代的更迭、时空交错的手法,展示了历史的延续,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诗中的五匹良马和双幡帜的描写展示了庄重和威严,也突出了李使君身份的尊贵。最后,诗人通过抒发思乡之情和对李使君的祝福,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李使君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短小精炼,字字句句都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过对时代更替和历史传承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思念和祝福,也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秩序和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