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耕桑的呼唤。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洛阳古道登北邙,
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
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
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
教民惟在亲耕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古道和河内碧山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送别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的情景。诗中提到,朝骑快马,暮时即可到达目的地,这表达了作者对李师锡的祝福和期望他早日回到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风物和人心都让人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故乡。竹林中没有阮籍的身影,路旁有家却让人惋惜宣王的离去。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李师锡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到故乡,与人民一起耕种田地,为国家尽心尽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耕桑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人物阮籍和宣王的怀念和感慨,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内涵。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感情,又抒发了对故乡和人民的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shi-xi-tai-bo-tong-pan-huai-zhou1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