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作品评述
原文: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译文:
为了回报恩情,不顾名利,骑马出行感到身体轻盈。
沿着绵延曲折的河边小道,望着辽阔无际的边塞城。
河沙冷寒,没有宿雁在飞,敌虏接近,少有空闲的士兵。
喝完酒,挥鞭上路,旁边的人们都产生了一种意气盎然的感觉。
诗意:
这首《送李侍御过夏州》简洁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感谢之情以及对他所处环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展示了交远道、经过边塞等艰险却又有壮美的场景,表达了对李侍御为国家建设和边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钦佩之情。诗中还抒发了对边塞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重压和危机的感知,展现了勇士离别时的决然和壮志。
赏析:
《送李侍御过夏州》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壮美的景色和战争的压力,展示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敬佩和对边塞环境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多样的景物和场景,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代和空间,使人产生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人以儿女情长之语送别李侍御,向他表达对他的感谢和对他在边防事业中的奉献之情,也展示了诗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边塞环境,向人们展示了边防工作的辛苦和壮美,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