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崧才归闽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35:49诗人:张栻 |  朝代: 宋代 |  10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作者介绍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崧才的送别之情。诗人回顾了李崧才的才华和功绩,认为他是勋贤之后的杰出人物。李崧才离开后,诗人感到十分惋惜,并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再次相见,一同共享美好时光,就像互相寻找钓鱼矶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祝愿。首句“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表达了李崧才在众多勋贤之后的卓越地位,诗人对他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诗人以金石和珠玑比喻李崧才的才华,认为他内心深藏着宝贵的才智,而这些才智在他的笔下闪耀出璀璨的光芒。这种赞美既突出了李崧才的才华与智慧,也展示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在第三、四句中,“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表达了诗人对李崧才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与其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更希望早一些与他相聚,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见的期待,并以寻找钓鱼矶的形象来象征相聚的希望。

这首诗简洁明快,表达了诗人对李崧才的赞美和祝愿,情感真挚。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意象,诗人将对李崧才的敬仰之情和离别之愁巧妙地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细腻和文学才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song-cai-gui-min-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