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道士归茅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20:26:29诗人:邓道枢 |  朝代: 宋代 |  11

多载事茅君,麻衣与葛巾。
眼知人贵贱,心链己形神。
丁甲常为使,王侯不得臣。
华阳归洞晚,芝草几回春。

作者介绍

邓道枢,字应叔,号山房,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道士。理宗端平中随魏了翁出蜀,一时名辈皆与游。后住持吴郡文昌宫。宋亡,栖城东上官氏废圃,名会道观。有《东游集》,已佚。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八有传。

作品评述

《送林道士归茅山》是宋代邓道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载事茅君,
麻衣与葛巾。
眼知人贵贱,
心链己形神。
丁甲常为使,
王侯不得臣。
华阳归洞晚,
芝草几回春。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林道士归茅山的作品。诗人描述了林道士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愿。林道士以麻衣和葛巾为服装,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能洞悉人的贵贱,心灵与形体相连。他常常被派遣为使者,但拒绝成为王侯的臣子。晚年时,林道士回到华阳山的洞穴,与芝草一起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赏析:
这首诗词主题明确,表达了对林道士的赞美和祝福。首先,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林道士的形象,麻衣和葛巾象征着他的朴素和清贫。接着,诗人表达了林道士的内在修养,他能看透人的贵贱,内心与外貌相一致。这种心灵的高尚使他拒绝成为王侯的臣子,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最后,诗人描述了林道士晚年归隐的情景,华阳山代表了道家的修行之地,林道士与芝草共度了多少个春天,表达了他的长寿和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林道士的崇高品质和追求,描绘了他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林道士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道德高尚和内心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林道士的敬仰。这首诗词充满了赞美之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对道德修养和归隐境地的向往与推崇。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n-dao-shi-gui-mao-shandr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