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都干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10:34诗人:王炎 |  朝代: 宋代 |  19

本叹儒冠误,因思学六韬。
侵寻身尚困,凌厉气当豪。
生理旧良薄,亲年今已高。
匣中雄剑在,早去树旗旄。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刘都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炎。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刘都干的送别之情,并以此为契机,抒发了对自身境遇的叹息和对壮志豪情的追求。

诗词中没有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诗词的意境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述事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刘都干的送别之情。在诗词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儒冠误事的懊悔,暗示自己曾经追求学问,但却被外在的事物所困扰。然后,诗词转向表达对刘都干的送别,刘都干被描绘为一个具有侠义和豪气的人物,他的离去使得诗词中弥漫着一种凌厉而豪迈的气息。

接下来,诗词转向了作者自身的境遇。作者感慨自己年少时志向高远,但现在身体衰老,亲人也逐渐年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对自己的影响。然而,诗词的结尾却展示了一种坚定的意志,作者提到匣中仍然保存着雄剑,表明他内心依然怀揣着追求壮志和豪情的决心。同时,提到早年树立的旗帜和旌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曾经的抱负和荣誉的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刘都干的送别,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对于壮志豪情的追求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它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对坚定追求理想和抱负的决心。

请注意,以上赏析是基于对诗词的理解和解读,不包含原诗词的具体内容。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u-du-g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