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21:32:47诗人:罗隐 |  朝代: 唐代 |  13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
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度春。
他日酒筵应见问,鹿裘渔艇隔朱轮。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
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度春。
他日酒筵应见问,鹿裘渔艇隔朱轮。

中文译文:

野云如火煅烧着行人的尘土,
刘校书来到新安向吴常侍问安。
他是才子,暂时没有官职,但不是普通的闲人,
楚君是他的同道中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他沉迷于思考,离开国家千次都会沉醉,
患病后两度迎来春天,却不能上朝。
等到他康复的那一天,一定会被引见在宴席上,
只是鹿皮和渔船隔着珠轮,距离还很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给刘校书的送别诗。诗人用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对刘校书的祝福和期待。

诗中描绘了野云似火烧行人尘土的景象,暗喻着行人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刘校书来到新安向吴常侍问安,罗隐称他为才子,表示他虽然没有官职,但并非普通闲散之人。楚君是刘校书的同道中人,指他在科举考试中有所斩获。他在沉思中度过了千百个夜晚的饮酒,两次病愈迎来了春天,但因为病不能到东堂上朝。诗人对刘校书的未来充满期待,他相信刘校书康复后一定会被引见在宴席上,只是距离还很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刘校书的赞赏和祝愿,同时也揭示了科举考试对才子们的困扰和压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相连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通篇简洁明快,写景深刻,寓意深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iu-xiao-shu-zhi-xin-an-ji-wu-chang-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