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略禅者归南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0:06:35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7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送略禅者归南岳》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邃,表达了诗人对禅者离去的送别之情,以及禅者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在林中敲钟声逐渐减弱,
禅僧拂去衣上的灰尘。
钟声独自回荡向南边逝去。
千峰中,冷冷地截断迁徙的天鹅,
一条险峻的小径,通向禅者故乡。
行走在青石上,苔藓片片。
沿着古杉边缘,宿雨绵绵细细飘淋。
疲劳的生命,有了归去的愿望,
但必须忍耐,心中无愿与外物争斗。

诗中通过描绘禅者离去的场景,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特征。诗人运用林中的钟声、青石、古杉等自然元素,与禅者的归去情景相结合,形成了宁静、恬淡的意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禅者追求内心寂静、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的禅宗思想,表达了对物欲的超然态度。诗人在送别禅者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禅境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揭示出诗人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真理和解脱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呼吁人们放下物欲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整首诗凝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追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禅宗的精神核心。这首诗词也成为了禅宗思想在诗歌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lue-chan-zhe-gui-nan-yue.html

相关文章